2016中国生态土壤修复联盟万里行活动在桂林举行
发布时间:2016-03-16 作者:
(原标题:2016中国生态土壤修复联盟万里行活动在桂林打响了第一枪)
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处于高投入、高产出的状态,耕地长期高强度、超负荷的利用,其结果是土壤肥力下降,耕地质量退化,继而影响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品质。另外,化肥、农药等农资产品过量低效使用,也会导致农田土壤综合质量退化,污染问题日益凸现。
南方农村报记者 梅远君 李木华
为减小土壤污染及破坏,让农业可持续发展,南方农村报联合桂林百步农资、深圳联邦思创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农资生产及服务商,开启“2016中国生态土壤修复联盟万里行活动”。活动将组建专业的科技下乡服务团队,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农资产品及理念,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用肥,提高土壤地力。3月16日,2016中国生态土壤修复联盟万里行活动在桂林打响了第一枪。
微生物环境失调致土壤“生病”
会上,桂林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伍美科介绍,近年桂林市柑橘种植面积快速增涨,然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,也潜伏着很多危机。比如,很多农果缺少对伪劣农资产品的甄别能力,滥用劣质肥料,造成橘园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。
桂林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伍美科
南方农村报总编辑陈永指出,广东是柑橘产业的老产区,如今产业萧条,主要原因就是黄龙病以及土壤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。广西作为柑橘产业的后起之秀,应以广东为鉴,注重土壤健康,积极贯彻落实“育好一株苗,杀好一个虫,用好一把刀”的指导方针。
桂林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伍美科(左五)和桂林农资协会会长沈轩南(左二)
“桂林是农业大市,仅柑橘农资市场份额就高达20亿元,形成流通渠道广、零售店面多、服务队伍大等特点。但市场也滋生了一批经营弱、小、散的企业,管理混乱,甚至用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,让农民益蒙受损失。”桂林市农资协会会长沈轩南认为,规范农资市场管理是保护土壤生态的重要手段。
针对桂林市土壤污染问题,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研究员区善汉建议,土壤出现板结、酸碱化严重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土壤微生物环境失调。他指出,增施微生物肥料,可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透气性,提高土层含氧量和蓄水量,改善作物根际环境,促进作物高产和可持续发展。
搭建营养物质传送通道
微生物菌是土壤的“养分转化师”及“造就师”。联邦思创大中华区农化总监许海鹰指出,在土壤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中,微生物可发挥释放养分的作用。
联邦思创大中华区农化总监许海鹰
土壤禁锢的养分被微生物释放了,如何才能被作物吸收呢?这时,微生物菌肥便派上用场了。据了解,联邦思创所引进的糖醇微生物菌肥,便能促进土壤对化学肥料、有机质进行转化、分解和吸收,同时生成土壤中的团粒结构、有机质、腐植酸等。
许海鹰介绍,糖醇微生物菌肥所含有的水溶糖醇物质可作为其它营养元素的载体,携带矿物质养分在植物韧皮部中快速运输,可解决部分养分传输速度慢、容易被固定的问题。
来源南方农村报